作者:戴晴
2007-10-10 星期三(Wednesday) 晴 老读者,我很想念你们。多久没见了啊。
这是《四年以来》的附录1。望读者注意:
1)本应2003年通航的升船机,到今天还未实现;乘坐客轮的旅客要(如货物一样)用3小时而不是30分钟过坝。
2) 水泥坝浇铸完工,并未列入工期,可见在一个水电工程中,不是什么重要步骤。但去年三建委当局打算借此机会大作文章,请了50多家中外传媒,和所有党政头面人物。与此前凡三峡工程大事,台上一把手必亲临捧场的“盛况”相比,胡、温开始不钻这个老套。
3) 资金来源的前三项,望大家就其“合法性依据”发表意见。注意三峡当局已经转变为“公司”;注意葛洲坝完全政府投资,收益却全归三峡工程;注意从1992年发文开始,只要在中国用电,你就在为这工程额外出资(你所缴税金由国家行政拨款给它之外)。
4) 关于移民,读者或许已经注意到重庆当局近期宣布的三峡工程“第二次移民规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渝东北区域将累计转移人口230万人,向重庆主城和万州转移。请将此情与当年工程移民主管李伯宁对参加移民工作会议的干部所嘱“你们不要公布(120万)这个数字,现在我们只说100多万”联系思考。
【附录】1
三峡工程初步设计的一些情况
(1993年5月26日专家审查通过)
一、建设工期
“暂按从1993年开始施工准备起算”
第2年(1994年)开始坝基开挖(实际上主体工程开工);
第3年(1995年)4季度开始浇筑混凝土(才算主体工程开工);
第5年(1997年)大江截流,利用明渠通航,次年临时船闸通航;
第13年(2003年)明渠截流,围堰蓄水到135米,开始发电,船闸升船机通航;
第15年(2007年)初期蓄水位156米,暂定维持6年,观测泥沙淤积;
第17年(2009年)所有26台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完毕;
第21年(2013年)提高至正常蓄水位175米,进入正常运行。
二、投资估算
(一) 静态投资与过去比较
①论证报告1986年价格361.1亿元(其中枢纽工程187.67亿+移民费用110.61亿+输变电62 .82亿)。
②可行性研究1990年价格570亿元(同上项目298+185+87)。
③初步设计1992年价格751亿元(同上项目383+237+131)。
(二) 考虑资金利息和物价上涨
①静态投资1992年价格,不考虑利息和物价上涨,751亿元(开始发电前382亿元)。
②考虑70%投资按年利率8.28%,增加建设期利息后1170亿元(开始发电前530亿元)。
③再考虑物价年上涨率6%后,建设期20年共需资金2240亿元(开始发电前816亿元)。
(三) 资金来源
① 葛洲坝发电收入,目前上网电价3.9分/KW.h,自1993年开始每年提高1分,至1996年达 8分,建设期共可集资142亿元(三峡发电前71亿元)。
② 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决定,国家物价局1992年发文规定,从全国电网费中征收每KW.h3厘钱作为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建设期共可集资400亿元(三峡发电前223亿 元)。
③ 三峡工程自身发电收入,建设期可发电5079亿KW.h,按1992年价上网电价19.4分/KW.h ,售电利润548亿元,加上折旧还贷86亿元,减免税还贷32亿元,合计666亿元,考虑电价年上涨率6%,达1696亿元。
④国外贷款,利用外资进口施工设备和4台水轮发电机组,直流输电换流设备及升船机主 要设备15.9亿美元,合86亿元(发电前7亿元)。
⑤国内银行贷款,三峡发电前153亿元,考虑物价年上涨率6%,达455亿元。
⑥发行三峡工程建设债券(发电前2年发行)20亿元,考虑年上涨6%,合40亿元。
以上合计20年共筹资1476亿元(其中发电前529亿元)。考虑物价年上涨率6%,2819亿元(其中发电前815亿元)。
三、水库淹没及移民
①淹地,1991~1992年调查175米淹没线下,旱地比1985年调查数减少,但水田从11.07万亩增至12.86万亩,柑桔地由7.44万亩增至10.04万亩。
②工厂,新调查1602厂,固定资产原值22.77万亿元;比过去调查的657厂,8.19亿元增加很多。
③移民,1991年调查淹没线以下84.46万人,比1985年调查72.55万人增长了16.4%,比预 测增长率大。
④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另编初步设计,尚未提出;所作投资估算“仅供工程经济评价 用。” 原计算工程建成时总移民数113.2万人将增加至多少,尚未提出。总移民补偿费将达 多少,需待移民初步设计报告才有确切数字。
记者戴晴 发表于 2007-10-10 16:36
评论